【注】[1]肝虚积热之证,时发时歇,初则红肿疼痛,涩泪难开,久则渐重,遂 生翳膜,视物昏暗,宜用青箱子丸治之。注:[1]三里,足三里穴也。
按、方剂:正骨紫金丹、混元膏、散瘀和伤汤、海桐皮汤、万灵膏诸药,皆内庭常用 经验之方,故以上诸证,多引用之。痛多减一丸,痛少服二丸,以瘥为度。
[24]从太乙下一寸,亦旁开中行二寸,滑肉门穴也。略云军中凡病腿肿色青者,其上必发牙疳;凡病牙疳腐血者,其下必发青腿,二者相因而至。
[1]中血堂,即鼻内頞下脆骨空虚处也。针一分,留三呼,灸三壮。
【注】[1]蟹睛之证,乌睛努出如珠,形似蟹睛,疼痛极甚,涩泪羞明,初起为 实,硬而极痛;久则为虚,软而不疼。[3]又平脐去中行三寸半,大横穴也。
[4]从少海穴抵掌后锐骨之端,灵道、通里、阴□、神门等穴也。一疔之外别生一小疮,名曰应候;四围赤肿而不散漫者,名曰护场;四旁多生小疮者,名曰满天星;有此者缓,无此者急。